新华社天津2月8日电 题:中国无人机产业瞄准新高度
新华社记者李亭
日前,在天津市武清区上空,1000架无人机在空中盘旋飞舞,京津明珠雕塑造型、新春“福”字和飞龙……在高科技加持下,图案与字幕跃动、光影交织,吸引市民观众注目。
这是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近期众多无人机编队表演中的一场。伴随中国文旅消费回暖,市场对无人机表演的需求快速增长。仅龙年春节假期,一飞智控就将有50多场表演,同比增长约30%。
随着智能科技的不断突破,中国无人机性能不断提升,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在一飞智控厂房内,从应急消防、农业植保用的“大家伙”,到飞行表演用的“小精灵”,一应俱全。
距离一飞智控不到3公里的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感受到无人机赛道的火热。自2018年落户滨海新区以来,公司业务量持续攀升,营业额增长数倍。
在公司的指挥大厅内,随着操作人员在电脑上下达飞行指令,一架“虎鲸”工业无人机从“虎穴”全自动机场内快速飞出,很快便完成厂区的巡检任务。
记者了解到,通过建立全时空的“虎视四维全息管控平台实景地图”和ai赋能,云圣智能的无人机实现智能巡航、数据采集分析与风险提示,并在电力、水利、林业、应急、智慧城市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环保、应急等管理部门向城市大脑运营中心提出巡检需求后,一架架“虎鲸”无人机按照指定航线,自动完成巡检任务后返回“虎穴”。这样的无人机巡检已经成为这里的常态,而巡检用到的无人机工具箱就是中新天津生态城和云圣智能共同孵化的成果。
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发展局二级职员安脉介绍,目前生态城已有固定无人机航线283条。自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无人机飞行近5000架次。“无人机工具箱已成为城市大脑感知城市信息、辅助城市管理的重要工具。”
业内预估,随着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到5000亿元。中国无人机销量约占全球七成,将成为全球低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创始人朱胜利说,低空经济的核心是航空器与各种产业形态的融合。“无人机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扩展,服务国计民生。通过在‘点、线、面’场景中布局立体物联网,无人机将成为独特的智能工具,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副教授韩鹏认为,无人驾驶航空器高效便捷、智能网联、数字立体的优势,决定了未来低空经济一定会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
作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无人机企业数量和产业产值占天津90%以上。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无人机工作委员会数据显示,滨海新区拥有无人机制造、培训、运营企业51家,年产值超15亿元。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成为各地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选择。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地方两会,全国多个省份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相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2.0-全数字化方案》预测,到“十四五”末,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3万亿元至5万亿元。
广阔的市场前景持续激发行业创新,配套的标准规范也需跟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指挥控制传输设备适航通用要求……相关政策条例陆续出台,引导行业有序健康向前。
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齐俊桐认为,政策和标准的日益完善,给无人机行业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